为推进智慧农业与乡村文化振兴,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助力溪州村实现产业升级、增产增效与文化繁荣,6月30日至7月6日,黎明职业大学“蒲公英”AI科技志愿队驻扎福建省南安市溪州村,开展以“AI在溪州,科技助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以结对共建惠民服务、入户宣讲、农业测绘和文艺汇演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科技助农实践。校地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振兴书屋”,捐赠涵盖儿童绘本、农业技术、人工智能等图书700余册,共建大学生服务乡村、成长成才校地合作新平台。
“蒲公英”义务维修小分队为村民维修电饭煲、电磁炉、电风扇等各类家电80余件,覆盖70余户家庭;直面农业痛点,实地调研收集灌溉设施老化、病虫害防治技术不足等二十项问题,提出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推广无人机监测等六条建议;后期围绕“人工智能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主题,结合精准灌溉、病虫害监测等案例,走访村民50余户;操作无人机,生成精准种植数据5组。通过无人机测绘、物联网技术监测等形式,将学院在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际成效,为村民优化种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溪州村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本次活动获得溪州村党委书记徐裕章的高度评价:“这些大学生沉得下心、做得来事,带来的不只是手上修好的物件,更是为村里解决实际困难的真心实意。特别是为许多留守老人带来了便利和温暖。”村民们也纷纷点赞黎大学子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与精湛娴熟的维修技术。黎明职业大学派驻溪州村第一书记曾娇霞表示:“科技助农需要长效机制,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推动校地共建项目落地。”
这不仅是黎明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泉州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作为福建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黎明职业大学始终坚持将“科技+服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结合泉州智能制造与本地区域优势,以党建为引领,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化校地合作,探索“科技+农(工、服务)业+教育”的融合模式,用科技与青春书写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文/黎明职业大学 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