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这事儿,说复杂是真复杂。海量政策文件、绕人的审批流程、五花八门的民生需求,通用大模型来了常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懂行业规矩。联通元景大模型的破局招,就是先把自己练成“政务通”。
事实上,你可以把传统大模型想象成一个知识渊博但没实操经验的学霸,而联通团队给它来了个“魔鬼训练”:一边“蒸馏”政务数据,一边“注入”专业知识,将政务场景中的政策法规、公文格式、审批流程等形成专业知识图谱,构建起政务实体关系的知识网络。
这里面什么都有,从政策法规到公文格式,从审批流程到部门职责,全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再通过监督微调、蒸馏这些技术手段,炼出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四大“技能包”。现在这大模型办起事来,那叫一个专业。
写公文?自动对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标,格式、措辞丝毫不差;解政策?能顺着一条政策扒出它的“前世今生”,过去怎么改的、细则有哪些、归哪个部门管,形成一棵会长大的“政策逻辑树”。
更妙的是“政务沙盒”机制,通过联邦学习框架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模型迭代,就像给大模型建了个安全练功房,既能学新本事,又不泄露敏感数据。
在产品矩阵设计上,元景系统展现出独特的柔性适配能力。
例如:开会前,AI自动生成议程,还把相关政策、汇报材料都整理好,筹备时间直接减半;写请示、报告时,不用再对着格式标准一点点调,AI早就按规矩排好了版;
上级发的政策文件,AI能自动提炼核心条款,关联到负责部门和实施细则,工作人员看完就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