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仙桃,太阳把稻田烤得泛出白光,村头的小河沟里水涨了不少,岸边的野草被晒得蔫头耷脑。杨岭村的留守儿童们刚放暑假,三五成群在田埂上追跑,眼神总忍不住瞟向村西头的藕塘 —— 往年这时候,总有大人提着嗓门喊 “别靠近水边”,可孩子们的玩心哪禁得住水的诱惑。
“得把危险攥在手里防。” 仙桃联通驻村工作队队长蹲在藕塘边,往笔记本上记着什么。他和村两委的干部们刚结束新一轮排查,裤脚还沾着泥。全村 12 处河流、8 口老水塘都上了台账,每处都标着水深(最深的藕塘有 3.2 米)、岸边是否有护栏,甚至连最近的村民家电话都写上了。“水深危险,一失足成千古恨”“珍爱生命,远离野泳”—— 红底白字的标语贴在每处水域的显眼处,风一吹哗啦作响。光有警示还不够。工作队晚上开了座谈会,最终拍板:“给娃们建个安全的戏水地!” 我们工作人员跑了三家经销商比价,驻村队员们自掏腰包凑了部分钱,总算筹齐**元,买回一套 12 米长的充气泳池,还配了救生圈、防滑垫。安装那天,村民们都来搭把手。泳池架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离稻田不远,四周拉了一圈彩条护栏。驻村队员李姐带着妇女主任给泳池换水、加消毒片,村里的老党员张大爷自告奋勇当 “安全员”,每天守在池边盯着。
“扑通” 一声,8 岁的小雨第一个跳进去,溅起的水花打在旁边小伙伴脸上。孩子们套着救生圈扑腾,笑声比蝉鸣还响亮。小雨的奶奶站在护栏外,手里的菜篮子晃悠着:“以前天天提心吊胆,现在娃们在眼皮底下玩水,联通工作队真是办了件大实事!”
傍晚时分,泳池边围满了人。大人们摇着蒲扇聊天,看着水里的孩子,脸上的笑意比晚霞还暖。台账上的危险水域依旧静默,而村头的泳池里,正漾着这个夏天最安心的涟漪。 (通讯员 杨心冰)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