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并深入实施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依托深圳南山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汕头南澳县、濠江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8月2至5日,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接力在汕头温情上演。
在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南山区委员会指导下,南山区文化馆携手区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南澳、濠江两地多部门共同开展“南文·润乡”文化志愿活动,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优质资源下沉,激活乡村文化基因。活动紧扣“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组织深圳多名非遗传承人带着剪影、捏面人、印香等传统技艺走进乡村,为200名当地青少年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剪出家乡美”主题课堂上,孩子们用红纸剪出潮汕特色的渔村风貌;“捏个潮汕娃”环节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从孩子们手中诞生,既传承了非遗技艺,又厚植了乡土情怀。
创新“1+2+1”帮扶模式,培育在地文化队伍。活动创新采用“城市名师+志愿骨干+本地文化员”的传帮带机制,精准落实“百千万工程”的人才培育要求。每场活动后,南山志愿者队伍都与当地文化骨干开展“课后复盘”,系统传授活动策划、非遗教学等经验。当地文化志愿者代表表示:“这种‘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正是‘百千万工程’倡导的可持续帮扶方式,为我们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文化队伍。”
深汕携手共建,探索文化振兴新路径。活动期间举办的“双城文化志愿服务研讨会”上,两地围绕“百千万工程”文化振兴要求,就非遗保护、志愿服务标准化等议题深入交流,达成非遗传承人互访、共建乡村文化志愿服务站等多项合作。双方表示,将持续深化深汕文化协作,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文化力量,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写照。它有效激活了乡土文化基因,增强了青少年文化认同,并搭建了深汕两地文化志愿服务深度交流与赋能的平台。
南山区文化馆将持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核心枢纽作用,深化深汕文化协作机制,将“南文·润乡”项目打造成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文化典范。通过输送优质资源、培育在地力量、共建共享平台,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文化振兴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坚实的文化力量。
(文:王艳芳)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