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勘察设计行业正面临战略转型临界点。传统设计模式难以应对项目复杂度攀升、跨专业协同低效等系统性挑战,而基于数字化技术的BIM正向设计模式凭借其全流程数据贯通、参数化驱动、成本前置的核心优势,正成为总包下属设计院的破局利刃。
当前,一批领先的设计院已率先实践,并在多个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在这一转型进程中,广联达数维房建设计产品展现出国产BIM的独特战略价值,如深度适配本土化建造体系、模型数据无缝传递、数字资产沉淀复用等。
本期遴选三大设计院的国产BIM创新实践,了解其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破浪前行。
一、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总院构建了建筑全产业链运营管理体系,主营工程施工总承包及专业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商品混凝土产销等业务,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一)项目介绍
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0949㎡,框架混凝土结构,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总院在该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关注点如下:
1.快速交付
在既有校园内扩建综合教学辅助楼,需最小化施工干扰。
2.成本严控
EPC模式下需实现设计-造价-施工一体化经济性管控。
3.质量保障
解决传统教育建筑中管线碰撞、层高不足等高频问题。
(二)BIM正向设计驱动EPC全链条精准管控
1.全专业正向设计
通过国产BIM平台完成85张施工图的直接出图,建筑、结构、机电专业分别仅用26天、14天、26天,较传统流程缩短30%周期。模型自动输出工程量清单并与造价系统无缝对接:土建造价效率提升40%,人力投入减少50%;结构配筋方案经模型优化,梁柱钢筋用量降低8%;设计阶段即生成GTJ预算模型,助力EPC总包方能实时掌控成本变动。
2.碰撞检查
在设计阶段,运用云平台对设计模型进行全专业整合,实现设计内容的统一管理。通过云平台的碰撞检测工具,在设计初期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后期验证阶段的修改限制。
3.降本增效
类CAD界面与二维图纸智能识别功能,显著降低设计师学习成本;设计算量一体化,使造价协同效率提升40%,推动设计院向"EPC管控主导方"转型。
二、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主营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及消防设施工程设计,同时提供建设工程总承包(EPC)、建筑材料研发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在某产业园项目中,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通过全流程国产BIM软件的协同应用,致力解决跨专业协同、低碳设计量化控制、成本数据贯通等挑战。
(一)一体化数字设计助力EPC项目精细化推进
本项目全程采用国产设计软件,包括模型搭建软件、模型审核软件、模型算量软件、绿色建筑分析软件。通过广联达数维协同平台实现项目管理、算量对接和后期服务。
1.BIM技术整合设计
本项目涵盖建筑、景观、结构、机电全专业,横跨方案、初设、施工图全流程,全面借助BIM技术,实现全专业、跨阶段协同的整合设计。
2.设计、施工、算量、管理一体化数字设计
采用广联达数维建筑设计“云+端”模式,为项目全流程、全专业整合设计及各参建方多方联动,提供整体BIM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有效提升设计质量与管理效率。基于完整三维模型进行算量,模型作为唯一数据源,可自动关联构件参数与算量规则,实现工程量的快速提取、实时更新及多维度统计,显著提升算量效率与准确性。同时,数据可追溯、易协同,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3.设计数字化管理
通过云平台打通项目管理数据和企业管理数据,贯通设计和成本、施工数据,奠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
(二)AI+BIM打造精品项目
1.绿色低碳设计
本项目在方案阶段就考虑了风环境、自然采光和建筑碳排放。广联达CONCETTO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快速迭代模拟及综合优化,实现了“舒适度-节能性-低碳性”的协同平衡。这不仅缩短了设计周期(AI模拟效率为传统软件的5-10倍),更从源头降低了建设与运营成本,同时助力项目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最终实现 “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 的统一。
2.参数化构件设计
广联达数维建筑设计软件的构建设计基本实现了参数化,能够通过数据控制来调整设计,如门窗、幕墙、楼梯、外立面造型构件等。
在与其他专业协同中,可以通过协同扣减、协同开洞等功能进一步精细化模型,大大提高专业协同和交圈效率。
(三)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当前业务类型主要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等,近年来逐步向BIM正向设计方向靠拢,坚持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赋能公司业务范畴的拓展。团队BIM设计师大多由二维设计师转岗组成,有丰富的二维设计经验。
(一)国产BIM技术应用背景与目标
1.基于BIM技术,设计院建立设计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建筑、结构、设备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能力,实现数字化交付。
2.推进设计造价一体化,对设计项目同步提供估算、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有效控制成本,及时把造价信息反馈给设计人员,提高全员的造价意识。
3.建立设计数据库,既可提效,又可为后期集团打通EPC项目设计、招采、施工、经营提供数据基础,实现设计项目和EPC项目数字化管理。
(二)一体化设计带动效率质量双提升
1.通过设计算量一体化,设计模型无缝转接为造价模型,提升造价算量效率50%。
2.各专业间协同合作,设计问题落实到个人,全专业协同设计效率相比传统设计提升30%。
3.在EPC项目设计过程中,由设计组向造价组提交阶段性成果,造价组结合内容迅速反馈成本成果,以达到项目限价提前预警的效果,为设计组留出响应、修改的机动时间,防止设计完成后提交后成本反馈超限引发变更修改纠纷,间接帮助总包保护施工利润。
(三)团队应用感受反馈
1.设计师说
现阶段数维的出图能力,出图深度及样式设置能力均满足需求,协调设计效率相比传统设计提升30%。
2.造价师说
以往项目中,造价师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理解设计图纸、设计意图。数维的设计模型直传GTJ,在预算阶段减少造价师建模时间成本50%,且能避免传统算量翻模时出现的人为误差。
国产BIM的应用价值已实现关键跃升:从方案设计延伸至成本控制、绿色节能等多方面价值。展望未来,正向设计必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随着模型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持续成熟,其应用环境将日益完善,设计效率将大幅跃升。作为行业转型使能者,广联达将持续深化人才培育、技术升维、生态重构多维战略,持续服务广大合作伙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