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气氛好欢腾,今天大家真开心!”9月19日清晨,剑川石宝山脚下,一声悠扬的白族调划破晨雾,拉开了2025年石宝山歌会开唱仪式的序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场延续千年的白族传统盛会,以歌为媒、以调传情,青石板路上的扎染身影与三道茶香,勾勒出浓郁的民族文化图景。人群中,身着统一工装、胸挂“金融消保宣传员”绶带的人保财险剑川支公司小队格外醒目——他们将金融知识课堂搬上千年歌会,用“文化+消保”的创新形式,为乡亲们送上了一场“听得懂、用得上”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课。
千年歌会遇“新课”:把金融知识唱进心坎里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延续上千年的传统盛会。每年农历八月,四乡八里的白族群众汇聚石宝山,以歌会友、以调传情,歌词里藏着农耕智慧、婚恋故事,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记忆。“歌会是咱白族的‘文化客厅’,今天人保财险来‘凑热乎’,咱们可得好好听听!”72岁的白族老歌手李大爷早早就占了前排位置,他表示,“以前只知道唱歌表达心意,今天才知道,唱歌之外,还有这么多‘护钱护心’的学问。”
上午10时许,歌会进入互动环节,宣传小队搭起的“金融消保宣传摊”成了全场焦点。没有生硬的PPT,没有枯燥的条文,歌王姜忠德用白族调“打比方”“讲故事”:“阿爷阿奶,要是有人跟您说‘我帮您全额退保,还能赚赔偿金’,可千万莫信!这就是‘非法代理维权’,轻则钱被骗,重则影响信用!”听白族调的间隙,队员们向周围群众发放《防范非法“代理维权”手册》,用“老杨家二小子差点被骗”的真实案例,把非法代理维权的套路拆解得明明白白。
另一边的队员则在现场发放“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宣传折页,用“点菜式”讲解:“大家记好喽,买保险、存钱、理财,咱们有‘知情权’——合同条款看不懂,必须问清楚;有‘自主选择权’——别被‘限时优惠’忽悠,不想买就不买;还有‘信息安全权’——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坚决不能随便给!”台前的群众边听边点头,70岁的白族阿孃还掏出手机,让队员教她识别“代理退保”。队员们提醒:“大家要抓住诈骗短信的关键词,这种‘100%退费’‘专业团队’的短信,以后看见就删!”
民族文化搭台 消保服务“接地气”
活动设计紧扣‘文化融合’与‘场景渗透’。宣传小队的队员介绍,从用白语编成的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顺口溜,到消保宣传员们身着的白族服装,再到邀请歌王现场编唱防金融诈骗白族的,都是为了让群众“不陌生、愿意听”。除了主会场的集中宣讲,小队还分成3组,带着“流动课堂”走进歌会周边的摊位、茶棚,甚至跟着“对歌”的队伍“见缝插针”:“阿哥阿姐,别顾着对歌跳霸王鞭,听咱说说非法‘代理维权’的套路咋样?”“阿叔,自己的个人资料可不能随便外传,信息安全保障最重要。”现场的阿叔阿嬢们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金融消保’离咱农村人远,今天听了才知道,原来买保险被误导、个人信息泄露,都是能维权的!”
据统计,活动当天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覆盖歌会现场及周边村落超2000人次。把金融知识送到群众最热闹的地方,用群众最熟悉的方式讲解,才能真正入脑入心。下一步,人保财险剑川支公司将深化金融消保与民族文化融合,通过“消保课堂进农村”“金融知识进家庭”等系列活动,构建覆盖全区域、全年龄层的消保宣教网络,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更有温度的服务,为乡村振兴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