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八局轨道公司参与建设的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鼓楼站)正式开通初期运营。作为天津市2025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这条贯通城市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将显著优化沿线交通格局,有效缓解区域道路拥堵压力,方便市民出行。

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鼓楼站)全长21.82公里,共设15座车站,途经西青区、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四个行政区。
轨道公司作为项目重要参建方,负责第7标段(海光寺站)关键车站、区间隧道建设,四站四区间铺轨施工、五座关键车站的机电施工工程。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以技术创新为刃、协同攻坚为盾,逐一破解市中心复杂施工立体难题,为天津“轨道上的城市”建设贡献八局力量。

项目团队采用轨道公司自有“八局3号”盾构机掘进。期间项目团队多次组织技术攻关专题会研讨,确定始发端头采用“水平冻结法加固+钢箱+双层橡胶止水帘布止水”工艺,动态调整盾构参数,成功完成总计1.35公里区间隧道贯通,并从技术层面规避了涌水涌砂险情的发生。
在梅江会展中心南站(含)-天塔站(不含)4站4区间铺轨施工中,轨道公司自研“新能源智能铺轨机”,集成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和高效铺轨工艺,大幅度提升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设备每天可完成约100米铺轨作业,相较传统机械,铺轨效率提升了20%以上。并且在无人驾驶模式下,机器可以按照预设程序不间断作业,成功实现国内首次平直路段连续300米无人驾驶铺轨作业。
在地铁高效、安全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其强大的机电安装系统。项目团队以其卓越的匠心与实力,圆满完成了南开大学八里台站、天津大学六里台站、海光寺站、福安大街站、鼓楼站五座关键车站的常规机电安装任务。面对复杂的管线布局与有限的空间条件,项目全面推行数字化建造理念。依托BIM技术进行全专业管线综合排布与深化设计,实现“未建先试”,提前规避数以万计的管线碰撞问题,大幅提升施工精度与效率。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整合施工全过程数据,实现进度、质量与安全的可视化管控,有效助推了机电安装的精细化管理与一次成优。

五载匠心筑梦,中建八局以“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作风,为天津市民交出一份出行满意、文化悦心的民生答卷。未来,中建八局将持续深耕轨道交通领域,以品质为笔、以创新为墨,绘就更多城市地下风景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八局动能。